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上,各国冰雪健儿全身心投入到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赛事中。与此同时,一项重要工作也在悄然推进——本届冬奥会,正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试验场。
在核算“碳排放”时,本届冬奥会选用了“宽口径”,温室气体核算种类最多:加急生产的冰墩墩,北京冬奥组委日常办公消耗的纸张、墨盒,外国运动员来华国际航班产生的排放等都纳入其中。此外,本届冬奥会核算时间跨度在历届奥运会中最长,团队统计的时间范围是自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覆盖了赛前筹备、赛时运行和赛后拆除三个阶段。
多种方式抵消北京冬奥会碳排放
2020年,中国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试验场。2022年1月13日,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北京冬奥会将全面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此外,在《可持续·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报告(赛前)》中,“可持续发展”是北京申办冬奥会的三大理念之一。据悉,截至2021年9月30日,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承诺就已经完成98%。
实际上,北京冬奥会的碳中和方案很早就已提出。2019年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提出了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北京冬奥组委率先行动等四方面18项措施,以尽可能降低北京冬奥会所产生的碳排放。同时,提出了林业固碳、企业自主行动、碳普惠制等碳补偿措施。上述方案发布以来,北京冬奥组委与北京市、河北省政府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
目前,北京冬奥会的碳排放已经通过林业碳汇、企业捐助等方式抵消。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日前介绍了一系列具体举措:一是积极推动低碳项目建设,充分应用低碳技术,通过低碳能源利用、低碳场馆建设、低碳交通、低碳办公等低碳管理措施,采取林业碳汇、企业捐赠等方式实现碳补偿,首次实现奥运赛事碳中和;二是打造绿色赛区,最大程度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遗产及其他现有场馆和设施,所有新建场馆均采用高标准的绿色设计和施工工艺,延庆和张家口的场馆建设以“山林场馆、绿色冬奥”为目标,采取避让、减缓、重建、补偿等保护措施,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冬奥会的灯、北京延庆赛区树木二维码管理等生动故事也越来越为人熟知,特别是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全部赛时保障车辆的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王金南表示。
为绿色金融机制创新贡献宝贵经验
绿色低碳探索,并不会随着北京冬奥会闭幕而停止。据介绍,2020年7月,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低碳冬奥”微信小程序,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记录用户在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轨迹,鼓励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截至2021年12月底,已有超11万用户参与。
这些碳普惠探索有望延续。《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为鼓励公众践行绿色低碳出行,北京绿色交易所已搭建碳普惠项目,市民通过注册项目平台,以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获得对应的碳减排量。经核定签发的减排量,可在北京碳市场上出售。参与者能够将所获收益用于支持植树、保护水系等公益活动,也能兑换成公共交通优惠券、购物代金券等。这无疑是以碳普惠方式引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的重要探索。
本届冬奥会后的“绿色遗产”远不止于此。“北京冬奥会力求实现一届‘绿色、包容、开放和清洁’的精彩盛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表示。在他看来,贯彻了冬奥绿色项目筹备的绿色金融机制创新等,积累了绿色投融资项目支持大型国际活动的经验。
例如,上述提到的积极拓展碳补偿渠道,为下一步林业碳汇发展奠定了基础。北京和张家口两地政府将林业碳汇捐赠北京冬奥会,分别完成71万亩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和5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并委托专业机构完成了相应碳汇量的监测与核证工作,核证碳汇量分别为5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和5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分别将上述碳汇量全部无偿捐赠给北京冬奥组委。
此外,绿色信贷更是为北京冬奥会构建绿色屏障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例如,截至2022年1月,中国银行已为北京、河北、黑龙江等十多个地区的冬奥冰雪项目提供授信支持,核定授信总量613亿元,广泛支持冰雪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大众参与冰雪运动并推动冰雪产业发展。建设银行为支持北京冬奥会设立了“建信铁发绿色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用于冬奥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还联合建信信托中标“京津保PPP基金和大气治理蓝天基金等。
“绿色金融力量的支持树立了‘绿色奥运’的新杠杆,为全球未来发展如何摆脱对煤炭的过度依赖,低成本举办全球赛事,确保绿色能源供应,提供了有效的经验。”王文表示。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通过支持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同样也为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增强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