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12期“政策与管理研究” 董利苹1,2 曾静静1,2* 曲建升1,3 裴惠娟1,2 廖 琴1,2 刘燕飞1,2,4 刘莉娜1,2 秦冰雪1,2 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文献情报中心 3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碳中和通过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不仅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还重塑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国自2020 年 9 月明确提出 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构建碳中和政策体系。由于欧盟的碳中和政策体系相对完善,因此文章将从政策框架、关键行业措施、研发布局、财政与金融保障措施等方面切入,系统梳理欧盟的碳中和政策体系,剖析其主要特点,以期为构建中国碳中和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欧盟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经济体之一,其历史累积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世界总量的 25%,但其是《巴黎协定》的坚定维护者和履约者,更是全球率先提出碳中和计划的经济体之一。欧盟已经构建了较完善的碳中和政策框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自2020 年 9 月中国提出“力争于 2030 年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以来,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探索构建碳中和政策体系。鉴于此,本文将全面梳理欧盟的碳中和政策体系,以期为国内相关机构构建中国碳中和政策体系提供参考,保障我国在未来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推动中国经济与产业在未来全球经济转型中享受先发优势。 1 欧盟碳中和的主要政策框架与政策目标 欧盟构建的碳中和政策框架包括部署了重点鲜明的关键行业减排措施,配套布局了科技研发项目,采取了多样化的财政与金融保障措施等(表 1)。例如,2018 年 11 月,欧盟委员会首次提出了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的欧洲愿景;2019 年3月与12月,欧洲议会与欧洲理事会相继批准了2050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2019 年12 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洲绿色协议》,提出了欧洲迈向碳中和的 7 大转型路径;2020 年 3 月,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洲气候法》提案,旨在从法律层面确保欧洲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2021 年 7 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减碳 55”(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并通过了 9 条提案。 在《欧洲气候法》、“减碳 55”一揽子计划和《欧洲绿色协议》框架下,欧盟主要从 7 个方面构建并完善着其碳中和政策框架: 1. 将 2030 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从 50%—55% 提高到 60%; 2. 修订气候相关政策法规; 3. 基于《欧洲绿色协议》与行业战略,统筹与协调欧盟委员会的所有政策与新举措; 4. 构建数字化的智能管理体系; 5. 完善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6. 构建公正的转型机制; 7. 对欧盟的绿色预算进行标准化管理。 2 欧盟关键行业减排措施 欧盟《2030 年气候目标计划》显示,能源行业是欧盟未来有望实现减排突破的行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林业是未来相对有潜力实现减排突破的行业。因此,本研究将重点针对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林业梳理欧盟采取的减排措施。 1 能源行业 能源系统转型是经济脱碳的关键驱动力,欧盟《推动气候中性经济:欧盟能源系统一体化战略》概述了能源系统脱碳的关键行动,并确定关键行动的六大支柱: 1. 构建“能效第一”、更加注重循环再利用的能源系统; 2. 基于可再生能源,构建电力系统,加速能源电气化; 3. 将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燃料推广应用到难以脱碳的行业; 4. 提高能源市场的兼容性; 5. 构建一体化的能源基础设施; 6. 构建创新型能源数字化系统。 2 工业 欧洲工业在许多领域都处于全球前列,为了保持其领先地位,欧盟发布的《我们对人人共享清洁地球的愿景:工业转型》从 6 个方面描绘了欧盟的工业转型愿景: 1. 采取气候变化行动,提高能源效率; 2. 到 2050 年大幅降低能源进口依存度; 3. 经济转型享受先发优势; 4. 持续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5.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6. 将技术创新聚焦于电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