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

首页 新闻资讯 《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

编者


2019年初,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牵头组织国内24家科研院所共120余位专家学者,开展了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和转型路径研究。《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为该项目重要产出,由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先生作序推荐,深入解读碳中和新目标,探讨多领域低碳对策,涵盖能源、电力、工业、交通、建筑、贸易、政策、投资等领域。该书由中信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


12月18日,清华气候院副研究员、课题组成员董文娟在《解放日报》就此书发表书评。特此转发。


图片

书名: 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

ISBN: 9787521732344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21-09-01

作者: 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课题组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首次系统开展了包含碳中和在内的多个长期发展情景下的转型路径、技术需求、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


董文娟

一场能源、技术和产业的深刻变革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全球各国于2015年签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协定确立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到21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1.5℃以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前已有17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超过70个国家和经济体将碳中和纳入了法律和政策文件。


我国一直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并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自“十一五”以来,每个五年规划中都确立了节能减碳的约束性目标,并建立和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面广泛的政策体系。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制定,是以多年坚实的科学研究为支撑的。早在十几年前,国内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就积极开展了低碳发展转型研究。在我国签署《巴黎协定》后,研究与全球温升控制目标相一致的综合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就成为迫切的任务。


《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以下简称《读懂碳中和》)一书的缘起可追溯至2019年初。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牵头确立了“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项目,并组织国内24家研究机构共120余位专家学者,开展了覆盖经济、社会、产业、环境、政策和全球治理等多领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基于该研究成果,向中央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发挥了科学研究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支撑作用。该项目也成为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碳中和战略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被国内外研究机构广泛引用,并获“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第一名。


《读懂碳中和》一书首次系统开展了包含碳中和在内的多个长期发展情景下的转型路径、技术需求、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揭示了转型目标、行动时机、措施力度与转型效果及其经济成本间的综合作用机制和规律。


例如,在提到工业转型发展时,书中第八章提出了三步走战略。2020—2025年:控产能、提质量、抓能效、促环保;2025—2035年:优势重构、系统优化、产城融合;2035—2050年: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低碳化。在提到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路径时,书中第五章指出,“随着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提高,电力系统需要提供更多的灵活性来满足逐时的电力调峰需求。在2030年前,依靠火电灵活性改造进行调峰和电网互联互济支撑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消纳;在2030年后,需要新建储能装置来保证消纳,尤其是在内蒙古、新疆、山东和西北地区。”书中第十一章重点研究能源基础设施转型与投资战略,指出中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意味着巨大的努力和挑战,也将带来新的经济机遇和巨大的新增投资规模。“加速向低碳转型将显著增加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从总量来看,在政策情景、强化政策情景、2℃情景和1.5℃情景下,2020—2050年累计能源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从55万亿元逐步攀升到150万亿元,1.5℃情景下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是政策情景下的2.7倍。分新增投资、存量改造投资和资产搁浅来看,不同情景下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均以新增投资为主,且随着碳排放约束趋严,新增投资与存量改造投资均将呈上升趋势。”


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将高度依赖于节能和提高能效、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以非化石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终端部门脱碳和电气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措施。除了常规减排措施之外,需要特别关注难以实现深度减排的领域和全社会低碳消费模式的引导,需要全面评估,提前进行革命性、战略性先进技术部署。《读懂碳中和》一书中有一章集中介绍了碳中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包括生物质能分析、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分析、碳捕集与封存的综合分析,以及氢能、核能分析。书中重要的观点是,“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可作为中国中长期减排技术的优先选项,但其高比例发展需要考虑生态友好的空间布局,避免潜在的生态风险”“中国氢能市场潜力巨大,氢能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有效需求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实现技术突破和成本的快速降低”“中国核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但面对供应链建设、经济性、核安全、政治因素等多方面的挑战,中国的核电发展仍需有力的政策支持”。


加快向近零排放的能源系统过渡将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途径,近期内必须迅速扩大现有成熟技术的部署,从中长期来看,政府和企业都需要增加对新型能源技术的研发、示范和快速部署的投资。此外,还要加速低碳和深度脱碳技术的突破及全球层面部署,动员绿色和气候资金,加强和完善气候政策体系。可以预期,在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复苏和落实相关政策行动的推动下,未来全球将迎来一场绿色低碳能源革命、技术革命和深刻的产业变革。



图片


图片


342    2021-12-30 16:26:16